团学园地 Student Organization

团学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团学园地>正文

实践出真知 ——记15地信庐山实习之行

来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发布时间:2017-09-18点击率:

9月10日,15地信39位同学以及几位研究生在王新生副经理、梅新、李中元、张帆以及张良五位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庐山的实习之旅。

 

9月11号早晨,庐山下起了雨,于是大家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路线,从宾馆出发,途径美庐(宋美龄故居),庐山会议旧址,到达庐山抗战博物馆。在这些历史遗迹处,梅老师对历史进行了生动讲解,使同学们对所见之景有了更深的理解。王经理向大家普及了庐山树木的形态、树木按照海拔怎么进行分布以及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等知识。在交芦桥处,他结合桥下的深沟向同学们介绍了河流袭夺现象并说明了其成因。王经理还提到庐山山体形态的形成是由于溯源侵蚀山体三次抬升导致的,三次抬升形成三个溯源点,其中交芦桥处是一级裂点,黄龙潭、乌龙潭处是二级裂点,电站大坝是三级裂点。在大校场处,大家看到了一个剖面,此剖面岩石很细很软,而且上面的土层含有大石头。由此引出庐山形成的两种观点——流水观和冰川观。王经理分别解释了这两种观点,并提到了李四光先生的《冰期之庐山》的著作。在电站大坝处,大家观察到此处的沟谷都是v型沟谷,王经理解释这是因为海拔七八百米以上山体大量抬升,所以流水快速侵蚀导致的。大家都表示理论结合实践,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好。

9月12号,上午,大家参观了老别墅以及芦林一号。在老别墅处,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别墅的构造以及一些历史典故,其中包括有对赛珍珠女士的事迹以及相关史实的说明。在芦林一号处,梅老师结合博物馆中相关的模型,向大家介绍了庐山的地形、地质以及地貌。之后大家便分组活动,进行地理国情监测以及三维建模的作业。对于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结合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实地考察,因为影像是2015年的,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有所改变,需要同学们具备相关的遥感知识以及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并且要在变动的地方做好标记。对于三维建模的作业,需要画出建筑的草图,然后利用激光测距仪以及卷尺测出建筑的高度、宽度,并进行拍照。拍照要求照片要清晰,细节纹理要拍好,对于建筑有几层有多少个窗户等也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为后期建模贴图准备好详细的资料。这个过程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此次为期五天的庐山实习,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含义。以前同学们通过文字和插图接触地质地貌,但这次他们亲眼观景,甚至亲手摸了岩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大家对知识有了新的领悟。此次庐山之行能够如此顺利,少不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是学习中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通讯员:严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