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湖大地理学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形成了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地理学科点,为湖北省地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世纪50-60年代,在著名地理学家吴永成的带领下,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前辈们对湖北省的山地地貌、农业气象进行了全面研究,奠定了本学科的基础地位;80年代,齐国凡、邓健如等首次发现并研究了武汉被子植物化石木群,引起了很大的科学反响;80年代开始,在方辉亚、刘妙龙、穆桂春、郑泽厚等教授的带领下,对湖北省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进行了20余年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完成了“湖北省农业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湖北省大中型湖库资源研究”、“湖北农业开发史”、“湖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标志性研究,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本学科点从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培养);1995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区域地理”硕士授权点,开始自主招生;1998年由于国家专业调整中取消了“区域地理”方向(公司“区域地理”调整为“人文地理”),本方向在“学科教学论-地理教育”目录下继续招生,2005年重新申报并获得“自然地理”硕士授权点,为3044am永利集团校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所有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现任教授全部在国外获博士学位:李兆华教授是德国波恩大学博士、黄运新教授是荷兰乌特列兹大学博士、汪正祥教授是日本横滨大学博士、刘俊松教授是日本大阪大学博士。本学科点拥有土壤肥料、环境监测、农业遥感和硅化木等四个专业实验室,近年来配备了150多台套室内外分析测试仪器,大大提高了测试手段的先进性以及数据的精确性,近三年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研发经费623万元。新一代的3044am永利集团自然地理团队在继承前辈关注民生、强调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开创了环境地学、控释肥料等新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1)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方向:本方向起源于成立于1962年的“农业地理研究室”,1987年并入“湖北省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长期从事湖北省域内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目前通过地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在“循环农业”、“水上农业”、“生态浮岛”等方面已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发展链条,奠定了我省乃至我国“以农治水”的环境地学基础。(2)植物地理方向:本方向起源于成立于1952年的“植物地理教研室”,从1984年在武汉阳逻发现世界罕见的被子植物化石木开始,其研究方向逐步转向植物与环境过程的互动研究,目前除延续化石木的研究之外,对于湖北西部的历史植被和植被地理也有了良好的开端。(3)土壤地理方向:本方向起源于成立于1978年的“土壤地理教研室”,早期主要从事土壤的分类与资源调查工作,目前在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规划和缓释肥料研制方面有了较好的开端。
本学科点17位教师全部为30-45岁年龄段的博 士,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这是本学科点最宝贵的财富;目前湖北省自然地理比较薄弱,3044am永利集团自然地理这两年异军突起,必将在“建立资源节约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新农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了地理专业,3044am永利集团自然地理学科点有信心更好地引领省属院校相关方 向的发展。由于体制变更,3044am永利集团地理专业1999-2003停招四年,本科教学的中断使学科点丧失了众多的发展机遇,重点学科与高水平实验室相对缺乏。
今后5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思路和预期成效:(1)以“面向应用、服务湖北”为宗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承担更重要的研究任务、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2)进一步引进人才、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湖北省取得“自然地理博士点” 的突破;(3)继续推行“坐班制”和“导师团队制”,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力争将专业排名从目前的全国第十三位提升到第十位。